苏州芯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人:陈经理
号码:18914027842
邮箱:Jakechen@szsi-tech.com
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江浦路41号
晶圆蚀刻腔内的阻抗是一个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参数,其数值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,无法直接给出固定值。以下是关键分析:
阻抗的核心影响因素
材料特性:
腔体材料:常用高纯氧化铝(Al₂O₃)或氮化铝(AlN)陶瓷,其介电常数(如氧化铝约为10-12)直接影响电磁场分布。
导电部件:聚焦环(如导电硅或碳化硅)和静电卡盘的导电性会引入电阻和电容效应。
等离子体环境:
等离子体密度与温度:高密度等离子体(如电感耦合ICP)的阻抗较低,电容耦合CCP则因电场分布不同导致阻抗差异。
反应气体:氟化物(如SF₆)或氯气(Cl₂)的化学活性影响电子碰撞频率,改变等离子体阻抗。
设备设计与工艺参数:
射频(RF)频率:13.56 MHz标准频率下,电极间电容效应显著;更高频率(如27 MHz)可能降低阻抗。
功率与电压:高功率会增强电场强度,但可能导致局部阻抗不均匀(如晶圆边缘电场畸变)。
阻抗的动态特性
时间依赖性:随着蚀刻进行,聚焦环逐渐消耗、气体分解产物积累,导致阻抗变化。
空间分布:晶圆中心与边缘的电场强度不同,造成阻抗分布不均(如边缘因聚焦环磨损出现电场畸变)。
典型场景与数值范围
电容耦合(CCP)腔体:
典型阻抗范围:数百欧姆至千欧姆级(如13.56 MHz下约500-2000 Ω),取决于腔体电容和等离子体负载。
电感耦合(ICP)腔体:
阻抗更低(约100-500 Ω),因高密度等离子体降低了电阻性成分。
差分阻抗变化:蚀刻深度每增加15μm,差分阻抗可能变化约5 Ω(类似PCB蚀刻效应)。
优化与测量
阻抗匹配:通过调节RF功率、气体流量或腔体几何结构(如电极间距)实现最优匹配,减少反射功率。
实时监测:使用高频探针或网络分析仪测量腔体阻抗,结合反馈系统动态调整工艺参数。